查看原文
其他

小米发力应急管理信息化,灾害预警“最后一公里”有矿 | 两会聚焦

蓝衫 泰伯网 2022-05-16

报道数字经济 


 定义转型中国


泰伯网 蓝衫 | 撰文

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小米CEO雷军提交了多份提案,其中包括建设灾害预警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议。
雷军建议,鼓励科研机构、企业成为灾害预警体系的建设和服务主体,并呼吁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尽快授权开通全国电视、手机的地震预警服务,打通地震预警“最后一公里”。
据了解,在今年全国防灾减灾日,小米曾公布其手机操作系统内置的地震预警功能的应用数据。该系统由小米和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共同研发,去年11月正式启用。
统计显示,从启用至今该地震预警系统通过手机、电视共预警4级以上地震9次。
事实上很多企业都看重灾害预警领域,尤其重视“最后一公里”打通工作。
近日,百度与中国气象局中国天气网达成合作,其手机输入法推出了极端天气实时预警功能;昨天又与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签署了合作协议,共研“AI+灾害预警”技术。
在防汛防台风的有关会议上,应急管理部曾指出,地震、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最后一公里”的预警是目前面临的难点和短板
有研究显示,地震时提前3秒逃跑,伤亡减少14%,提前10秒减少39%,提前20秒减少63%。
在智能终端、IT企业外,解决灾害预警“最后一公里”的难题,通信运营商被寄予极大期望。
本月水利部和工信部联合发文,就依托三大运营商向社会发布山洪灾害预警信息作出安排部署。两部门明确了合作机制和信息发布方式:
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山洪灾害预警信息的级别和紧急程度,确定信息发布优先级别,由通信主管部门组织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采用公益应急短信息的方式,使用统一短号码向指定区域内的所有人员发布。
当然,“最后一公里”的解决方案不限于上述几种。在贵州遵义,自然灾害以气象灾害及其次生灾害为主,为解决气象预警信息顺利传播到农村和基层的问题,当地将雪亮工程和应急广播大喇叭结合使用。
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在我国一些地方灾害预警的“最后一公里”还缺乏专门的解决方案,有需求、缺供给
据自然资源部发布的“2019年全国地质勘查成果”显示,去年我国地质勘查投入持续下行,同比减少0.9%。但其中,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方面的投入则增长了18.8%。
近年来防灾减灾在自然资源领域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而经历新冠疫情后,其重要程度或将被进一步加强。


深入阅读点击图片或标题

自然资源部督促落地地灾防治项目,防灾减灾信息化成HBAT主场 | 独家解读

《精读》

马斯克颠覆得了5G?回溯“卫星互联网”15年史中央划拨第一批专项资金:地灾应急信息化市场将迎来新一轮增长 | 独家独家 | 电信巨头抢滩卫星互联网,中国联通落地四大卫星服务独家 | 上海新基建三年行动方案出炉,靠卫星互联网超车北京?新基建提速,从广州、上海方案看空间信息产业机遇 | 独家解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